一、学校简介
常熟理工学院(http://www.cslg.cn/)是一所江苏省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的全国第一家试点高校、“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信息化建设试点高校、江苏省首所省市共建试点高校,至今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10万多名各类人才。学校现设有12个二级学院和1个民办二级学院,53个本科专业,涉及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九个学科门类,面向全国14个省招生。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8200多人,联合培养全日制研究生100多人,拥有3个省级重点建设一级学科、1个省优秀学科梯队,建有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中心1个,共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从2006年至今,学校教师先后所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863”专题计划、国家公益专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农业高新技术、省重大成果转化专项等各级各类项目有800多项,其中承担国家级项目105项。同时还承担了220多项横向课题,并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96项,发明专利85项。
学校坐落于人文荟萃、山明水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花园城市——苏州常熟。常熟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拥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沙家浜风景区和虞山尚湖风景区。常熟历史人文荟萃,俊才辈出,有“两代帝师”翁同龢、虞山琴派创始人严天池、吴文化始祖仲雍、明末清初八大才女柳如是、画圣王翚、清初文坛领袖钱谦益等一批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新中国成立以来,产生了2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全国县级市中位居榜首。常熟是中国大陆经济最强县级市之一,2014年全国百强县排名第三,位于中国县域经济、文化、金融、商贸、会展和航运中心的前列。中国“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成员。常熟还是中国国家级生态市之一,生态建设事业发展良好。常熟市区直线距离苏南硕放国际机场32公里、上海虹桥国际机场76公里、苏州北高铁站20公里。学校位于昆承湖风景区,坐车30分钟到苏州,40分钟到无锡,1小时到上海。
常熟理工学院面向海内外长期公开招聘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及各类优秀人才。
二、招聘计划
常熟理工学院2017年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二级教学单位
| 序号
| 一级学科
| 研究方向
| 学历学位
| 职称
| 服务专业
| 岗位类别
| 备注
|
人文学院
| 1
| 中国语言文学
| 秘书学
| 博士研究生
|
| 秘书学(新)
| 教学科研岗位
|
|
2
| 中国语言文学
|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 博士研究生
|
| 秘书学(新)
| 教学科研岗位
|
|
3
| 中国语言文学
|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汉语言文学
| 专业负责人
|
|
4
| 中国语言文学
| 古代文学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汉语言文学
| 学科带头人人
|
|
5
| 音乐与舞蹈学
| 钢琴
| 硕士研究生
| 副高
| 音乐学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博士研究生
|
6
| 教育学
| 学前教育
| 博士研究生
|
| 学前教育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硕士研究生副高职称
|
7
| 教育学
| 小学教育
| 博士研究生
|
| 小学教育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硕士研究生副高职称
|
8
| 教育学
| 学前教育
| 博士研究生
|
| 学前教育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硕士研究生副高职称或正高职称
|
9
|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小学教育、学前教育
| 学科带头人
|
|
外国语学院
| 1
| 外国语言文学
| 日语文学
| 博士研究生
|
| 日语
| 教学科研岗位
|
|
2
| 外国语言文学
| 德语语言学
|
| 副高
| 德语
| 教学科研岗位
|
|
3
| 外国语言文学
| 英语语言文学、商务英语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教授
| 英语
| 教学科研岗位
|
|
4
| 外国语言文学
| 朝鲜语语言学
| 博士研究生
|
| 朝鲜语
| 教学科研岗位
|
|
5
| 外国语言文学
| 日语语言学
| 博士研究生
|
| 日语
| 教学科研岗位
|
|
6
| 外国语言文学
| 德语语言学
| 博士研究生
|
| 德语
| 教学科研岗位
|
|
7
| 外国语言文学
| 商务英语
| 博士研究生
|
| 英语
| 教学科研岗位
|
|
8
| 外国语言文学
| 日语语言学
|
| 副高
| 日语
| 教学科研岗位
|
|
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
| 1
| 设计学
| 服装艺术设计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教授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优秀硕士研究生副高职称
|
2
| 设计学
| 室内设计或景观规划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教授
| 环境设计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优秀硕士研究生副高职称
|
3
| 设计学
| 平面设计或数字媒体设计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教授
| 视觉传达设计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优秀硕士研究生副高职称
|
4
| 设计学
|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教授
| 产品设计(新增)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优秀硕士研究生副高职称
|
5
| 设计学
|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副高
| 产品设计(新增)
| 教学科研岗位
| 有国外知名高校留学经历
|
6
| 设计学
| 服装设计理论与服饰文化研究
| 博士研究生
|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优秀硕士研究生副高职称
|
10
| 设计学
| 室内设计或景观规划
| 博士研究生
|
| 环境设计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优秀硕士研究生副高职称
|
11
| 设计学
| 平面设计或数字媒体设计
| 博士研究生
|
| 视觉传达设计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优秀硕士研究生副高职称
|
12
| 设计学
|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 博士研究生
|
| 产品设计(新增)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优秀硕士研究生副高职称
|
13
| 纺织科学与工程
| 功能性纤维及及其制品研究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学科带头人
| 特殊高层次人才
|
14
| 纺织科学与工程
| 功能性纤维及及其制品研究
| 博士研究生
|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15
| 纺织科学与工程
| 服装人体工效学研究
| 博士研究生
|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16
| 纺织科学与工程
| 服装感性工学研究
| 博士研究生
|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17
| 纺织科学与工程
| 针织服装设计与技术
| 博士研究生
|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优秀硕士研究生副高职称
|
18
| 纺织科学与工程
| 服装生产管理、服装先进制造与工艺技术(智能制造)
| 博士研究生
|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 1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
| 博士研究生
|
|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教学科研岗位
|
|
2
| 生物工程
| 生物药物分析与检测方向
| 博士研究生
|
| 生物工程、生物制药
| 教学科研岗位
|
|
3
| 生物工程
| 合成生物学方向(工业微生物分子育种遗传改造)
| 博士研究生
|
| 生物工程、生物制药
| 教学科研岗位
|
|
4
| 生物工程
| 基因工程与基因表达调控
| 博士研究生
|
| 生物工程、生物制药
| 教学科研岗位
|
|
5
| 生物工程
| 生物遗传育种(藻类)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生物工程、生物制药
| 学科带头人
| 特殊高层次人才
|
6
| 生物工程
| 生物药理及药物制剂方向
| 博士研究生
|
| 生物制药
| 教学科研岗位
|
|
7
| 生物工程
| 新药及药物分子设计
| 博士研究生
|
| 生物制药
| 教学科研岗位
|
|
8
| 生物工程
| GMP\生物制药工厂设计方向
| 博士研究生
|
| 生物制药
| 教学科研岗位
|
|
9
| 生物工程
| 生物信息学方向、系统生物学
| 博士研究生
|
| 生物制药、生物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1
| 软件工程
| 软件测试
| 博士研究生
|
| 软件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2
| 软件工程
| 软件开发
| 博士研究生
| 副教授
| 软件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体系结构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科带头人
|
|
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网络协议
| 博士研究生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教学科研岗位
|
|
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移动计算
| 博士研究生
|
| 物联网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机器学习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教学科研岗位
|
|
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信息安全
| 博士研究生
|
| 网络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 1
| 物理学
| 新材料设计与物性计算
| 博士研究生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或物理学(师范)
| 教学科研岗位
|
|
2
| 物理学
| 纳米电子器件
| 博士研究生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或物理学(师范)
| 教学科研岗位
|
|
3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智能传感技术
| 博士研究生
|
| 电子信息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4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电力电子技术
| 博士研究生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5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电力设计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副高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6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纳米电子学
| 博士研究生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教学科研岗位
|
|
7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路与系统
| 博士研究生
|
| 电子信息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8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
| 博士研究生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教学科研岗位
|
|
9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博士研究生
|
| 电子信息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10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路与系统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教授
| 电子信息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11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半导体材料
| 博士研究生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教学科研岗位
|
|
12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微电子学
| 博士研究生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教学科研岗位
|
|
13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磁场理论(偏天线设计)
| 博士研究生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教学科研岗位
|
|
14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储能材料与技术
| 博士研究生
| 副高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1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薄膜材料
| 博士研究生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1
| 数学
| 基础数学、应用数学、概率统计、运筹与控制
| 博士研究生
|
| 数学与应用数学;公共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教授
|
2
| 统计学
| 经济统计
| 博士研究生
|
| 经济统计学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优秀硕士研究生副高职称或教授
|
3
| 应用经济学
| 与金融、经济相关
| 硕士研究生
| 副高
| 金融工程(新专业)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博士研究生或教授
|
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
| 博士研究生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优秀硕士研究生副高职称或教授
|
5
| 理论经济学
| 与金融、经济相关
| 博士研究生
|
| 金融工程(新专业)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优秀硕士研究生副高职称或教授
|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 1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高分子材料
| 博士研究生
|
|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
| 教学科研岗位
|
|
2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金属材料
|
| 教授
| 金属材料工程
| 学科带头人
|
|
3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金属材料
| 博士研究生
|
| 金属材料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4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无机功能材料
| 博士研究生
|
| 功能材料
| 教学科研岗位
|
|
5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安全工程
| 博士研究生
|
| 安全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6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安全工程
|
| 教授
| 安全工程
| 学科带头人
|
|
7
| 化学
| 分析化学
| 博士研究生
|
| 化学及应用化学
| 教学科研岗位
|
|
机械工程学院
| 1
| 机械工程
| 先进设计与制造方向
| 博士研究生
|
| 机械工程(设计与制造)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45岁以下教授
|
2
| 机械工程
| 机械工程相关方向/可靠性与耐久性
| 博士研究生
|
| 机械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优秀硕士研究生副教授
|
3
| 机械工程
| 机电系统控制理论及方法方向/电梯工程
| 博士研究生
|
| 机械工程(电梯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优秀硕士研究生副高职称,研究方向与电梯相关者优先
|
4
| 机械工程
| 机电液驱动与控制/工程机械/机器人技术
| 博士研究生
|
| 机械电子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45岁以下教授
|
5
| 机械工程
| 机械工程相关方向/绿色设计与制造/机电产品循环利用
| 博士研究生
|
| 机械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 1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机器人技术及应用、自动化装置
| 博士研究生
|
| 自动化
| 教学科研岗位
|
|
2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工业机器视觉或数字图像处理
| 博士研究生
|
| 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
| 教学科研岗位
|
|
3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微弱信号检测与处理
| 博士研究生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教学科研岗位
|
|
4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现代检测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
| 博士研究生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教学科研岗位
|
|
5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机器人技术及应用
| 博士研究生
|
| 自动化
| 教学科研岗位
|
|
6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工业自动化技术、自动化装置
| 博士研究生
|
| 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
| 教学科研岗位
|
|
7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智能控制、智能算法
| 博士研究生
|
| 自动化
| 教学科研岗位
|
|
8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博士研究生
|
| 自动化
| 教学科研岗位
|
|
9
| 机械工程
| 机械结构设计及应用、机械电子工程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副高
| 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
| 教学科研岗位
|
|
10
| 电气工程
| 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电气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等
|
| 教授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学科带头人
|
|
11
| 电气工程
| 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
| 博士研究生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教学科研岗位
|
|
12
| 电气工程
| 电机与驱动、运动控制
| 博士研究生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教学科研岗位
|
|
13
| 电气工程
| 电气传动与控制、电网保护与控制
| 博士研究生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教学科研岗位
|
|
14
| 电气工程
| 电能存储和电力变换技术
| 博士研究生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教学科研岗位
|
|
15
| 电气工程
| 电力电磁兼容问题
| 博士研究生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教学科研岗位
|
|
16
| 电气工程
| 电能质量的理论及其测量、控制
| 博士研究生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教学科研岗位
|
|
17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海洋信息工程
|
| 教授
| 协同创新中心、测控技术与仪器
| 学科带头人
| 或博士研究生副高职称
|
18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海洋信息工程、海洋信息与控制
| 博士研究生
|
| 协同创新中心、测控技术与仪器
| 教学科研岗位
|
|
19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海洋信息工程
| 博士研究生
|
| 协同创新中心、测控技术与仪器
| 教学科研岗位
|
|
20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微弱信号检测与处理
| 博士研究生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教学科研岗位
|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1
|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 博士研究生
| 副高
| 酒店管理、经济与金融
| 教学科研岗位
|
|
2
| 应用经济学
| 金融领域
| 博士研究生
|
| 财务管理、金融(新)
| 教学科研岗位
| 有项目者优先
|
3
| 应用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
| 博士研究生
| 副高
| 酒店管理(新)
| 教学科研岗位
| 有留学背景优先
|
4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土木工程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教授
| 工程管理
| 教学科研岗位
|
|
5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项目管理、土木工程
| 博士研究生
|
| 工程管理
| 教学科研岗位
|
|
6
| 公共管理
| 社会工作
| 博士研究生
|
ILY: 仿宋; LETTER-SPACING: 0pt; FONT-SIZE: 12pt; FONT-WEIGHT: normal; mso-spacerun: 'yes'; mso-font-kerning: 0.0000pt">音乐学
教学科研岗位
| 或博士研究生
| 6
| 教育学
| 学前教育
| 博士研究生
|
| 学前教育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硕士研究生副高职称
|
7
| 教育学
| 小学教育
| 博士研究生
|
| 小学教育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硕士研究生副高职称
|
8
| 教育学
| 学前教育
| 博士研究生
|
| 学前教育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硕士研究生副高职称或正高职称
|
9
|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小学教育、学前教育
| 学科带头人
|
|
外国语学院
| 1
| 外国语言文学
| 日语文学
| 博士研究生
|
| 日语
| 教学科研岗位
|
|
2
| 外国语言文学
| 德语语言学
|
| 副高
| 德语
| 教学科研岗位
|
|
3
| 外国语言文学
| 英语语言文学、商务英语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教授
| 英语
| 教学科研岗位
|
|
4
| 外国语言文学
| 朝鲜语语言学
| 博士研究生
|
| 朝鲜语
| 教学科研岗位
|
|
5
| 外国语言文学
| 日语语言学
| 博士研究生
|
| 日语
| 教学科研岗位
|
|
6
| 外国语言文学
| 德语语言学
| 博士研究生
|
| 德语
| 教学科研岗位
|
|
7
| 外国语言文学
| 商务英语
| 博士研究生
|
| 英语
| 教学科研岗位
|
|
8
| 外国语言文学
| 日语语言学
|
| 副高
| 日语
| 教学科研岗位
|
|
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
| 1
| 设计学
| 服装艺术设计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教授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优秀硕士研究生副高职称
|
2
| 设计学
| 室内设计或景观规划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教授
| 环境设计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优秀硕士研究生副高职称
|
3
| 设计学
| 平面设计或数字媒体设计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教授
| 视觉传达设计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优秀硕士研究生副高职称
|
4
| 设计学
|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教授
| 产品设计(新增)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优秀硕士研究生副高职称
|
5
| 设计学
|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副高
| 产品设计(新增)
| 教学科研岗位
| 有国外知名高校留学经历
|
6
| 设计学
| 服装设计理论与服饰文化研究
| 博士研究生
|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优秀硕士研究生副高职称
|
10
| 设计学
| 室内设计或景观规划
| 博士研究生
|
| 环境设计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优秀硕士研究生副高职称
|
11
| 设计学
| 平面设计或数字媒体设计
| 博士研究生
|
| 视觉传达设计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优秀硕士研究生副高职称
|
12
| 设计学
|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 博士研究生
|
| 产品设计(新增)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优秀硕士研究生副高职称
|
13
| 纺织科学与工程
| 功能性纤维及及其制品研究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学科带头人
| 特殊高层次人才
|
14
| 纺织科学与工程
| 功能性纤维及及其制品研究
| 博士研究生
|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15
| 纺织科学与工程
| 服装人体工效学研究
| 博士研究生
|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16
| 纺织科学与工程
| 服装感性工学研究
| 博士研究生
|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17
| 纺织科学与工程
| 针织服装设计与技术
| 博士研究生
|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优秀硕士研究生副高职称
|
18
| 纺织科学与工程
| 服装生产管理、服装先进制造与工艺技术(智能制造)
| 博士研究生
|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 1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
| 博士研究生
|
|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教学科研岗位
|
|
2
| 生物工程
| 生物药物分析与检测方向
| 博士研究生
|
| 生物工程、生物制药
| 教学科研岗位
|
|
3
| 生物工程
| 合成生物学方向(工业微生物分子育种遗传改造)
| 博士研究生
|
| 生物工程、生物制药
| 教学科研岗位
|
|
4
| 生物工程
| 基因工程与基因表达调控
| 博士研究生
|
| 生物工程、生物制药
| 教学科研岗位
|
|
5
| 生物工程
| 生物遗传育种(藻类)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生物工程、生物制药
| 学科带头人
| 特殊高层次人才
|
6
| 生物工程
| 生物药理及药物制剂方向
| 博士研究生
|
| 生物制药
| 教学科研岗位
|
|
7
| 生物工程
| 新药及药物分子设计
| 博士研究生
|
| 生物制药
| 教学科研岗位
|
|
8
| 生物工程
| GMP\生物制药工厂设计方向
| 博士研究生
|
| 生物制药
| 教学科研岗位
|
|
9
| 生物工程
| 生物信息学方向、系统生物学
| 博士研究生
|
| 生物制药、生物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1
| 软件工程
| 软件测试
| 博士研究生
|
| 软件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2
| 软件工程
| 软件开发
| 博士研究生
| 副教授
| 软件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体系结构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科带头人
|
|
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网络协议
| 博士研究生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教学科研岗位
|
|
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移动计算
| 博士研究生
|
| 物联网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机器学习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教学科研岗位
|
|
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信息安全
| 博士研究生
|
| 网络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 1
| 物理学
| 新材料设计与物性计算
| 博士研究生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或物理学(师范)
| 教学科研岗位
|
|
2
| 物理学
| 纳米电子器件
| 博士研究生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或物理学(师范)
| 教学科研岗位
|
|
3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智能传感技术
| 博士研究生
|
| 电子信息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4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电力电子技术
| 博士研究生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5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电力设计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副高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6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纳米电子学
| 博士研究生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教学科研岗位
|
|
7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路与系统
| 博士研究生
|
| 电子信息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8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
| 博士研究生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教学科研岗位
|
|
9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博士研究生
|
| 电子信息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10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路与系统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教授
| 电子信息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11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半导体材料
| 博士研究生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教学科研岗位
|
|
12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微电子学
| 博士研究生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教学科研岗位
|
|
13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磁场理论(偏天线设计)
| 博士研究生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教学科研岗位
|
|
14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储能材料与技术
| 博士研究生
| 副高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1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薄膜材料
| 博士研究生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1
| 数学
| 基础数学、应用数学、概率统计、运筹与控制
| 博士研究生
|
| 数学与应用数学;公共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教授
|
2
| 统计学
| 经济统计
| 博士研究生
|
| 经济统计学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优秀硕士研究生副高职称或教授
|
3
| 应用经济学
| 与金融、经济相关
| 硕士研究生
| 副高
| 金融工程(新专业)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博士研究生或教授
|
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
| 博士研究生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优秀硕士研究生副高职称或教授
|
5
| 理论经济学
| 与金融、经济相关
| 博士研究生
|
| 金融工程(新专业)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优秀硕士研究生副高职称或教授
|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 1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高分子材料
| 博士研究生
|
|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
| 教学科研岗位
|
|
2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金属材料
|
| 教授
| 金属材料工程
| 学科带头人
|
|
3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金属材料
| 博士研究生
|
| 金属材料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4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无机功能材料
| 博士研究生
|
| 功能材料
| 教学科研岗位
|
|
5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安全工程
| 博士研究生
|
| 安全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6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安全工程
|
| 教授
| 安全工程
| 学科带头人
|
|
7
| 化学
| 分析化学
| 博士研究生
|
| 化学及应用化学
| 教学科研岗位
|
|
机械工程学院
| 1
| 机械工程
| 先进设计与制造方向
| 博士研究生
|
| 机械工程(设计与制造)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45岁以下教授
|
2
| 机械工程
| 机械工程相关方向/可靠性与耐久性
| 博士研究生
|
| 机械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优秀硕士研究生副教授
|
3
| 机械工程
| 机电系统控制理论及方法方向/电梯工程
| 博士研究生
|
| 机械工程(电梯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优秀硕士研究生副高职称,研究方向与电梯相关者优先
|
4
| 机械工程
| 机电液驱动与控制/工程机械/机器人技术
| 博士研究生
|
| 机械电子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或45岁以下教授
|
5
| 机械工程
| 机械工程相关方向/绿色设计与制造/机电产品循环利用
| 博士研究生
|
| 机械工程
| 教学科研岗位
|
|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 1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机器人技术及应用、自动化装置
| 博士研究生
|
| 自动化
| 教学科研岗位
|
|
2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工业机器视觉或数字图像处理
| 博士研究生
|
| 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
| 教学科研岗位
|
|
3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微弱信号检测与处理
| 博士研究生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教学科研岗位
|
|
4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现代检测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
| 博士研究生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教学科研岗位
|
|
5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机器人技术及应用
| 博士研究生
|
| 自动化
| 教学科研岗位
|
|
6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工业自动化技术、自动化装置
| 博士研究生
|
| 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
| 教学科研岗位
|
|
7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智能控制、智能算法
| 博士研究生
|
| 自动化
| 教学科研岗位
|
|
8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博士研究生
|
| 自动化
| 教学科研岗位
|
|
9
| 机械工程
| 机械结构设计及应用、机械电子工程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副高
| 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
| 教学科研岗位
|
|
10
| 电气工程
| 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电气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等
|
| 教授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学科带头人
|
|
11
| 电气工程
| 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
| 博士研究生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教学科研岗位
|
|
12
| 电气工程
| 电机与驱动、运动控制
| 博士研究生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教学科研岗位
|
|
13
| 电气工程
| 电气传动与控制、电网保护与控制
| 博士研究生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教学科研岗位
|
|
14
| 电气工程
| 电能存储和电力变换技术
| 博士研究生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教学科研岗位
|
|
15
| 电气工程
| 电力电磁兼容问题
| 博士研究生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教学科研岗位
|
|
16
| 电气工程
| 电能质量的理论及其测量、控制
| 博士研究生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教学科研岗位
|
|
17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海洋信息工程
|
| 教授
| 协同创新中心、测控技术与仪器
| 学科带头人
| 或博士研究生副高职称
|
18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海洋信息工程、海洋信息与控制
| 博士研究生
|
| 协同创新中心、测控技术与仪器
| 教学科研岗位
|
|
19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海洋信息工程
| 博士研究生
|
| 协同创新中心、测控技术与仪器
| 教学科研岗位
|
|
20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微弱信号检测与处理
| 博士研究生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教学科研岗位
|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1
|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 博士研究生
| 副高
| 酒店管理、经济与金融
| 教学科研岗位
|
|
2
| 应用经济学
| 金融领域
| 博士研究生
|
| 财务管理、金融(新)
| 教学科研岗位
| 有项目者优先
|
3
| 应用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
| 博士研究生
| 副高
| 酒店管理(新)
| 教学科研岗位
| 有留学背景优先
|
4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土木工程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教授
| 工程管理
| 教学科研岗位
|
|
5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项目管理、土木工程
| 博士研究生
|
| 工程管理
| 教学科研岗位
|
|
6
| 公共管理
| 社会工作
| 博士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