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国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科国力),是一家以中科院人工智能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对行业和场景的深度理解,为垂直行业提供智慧化运营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公司。
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中科院计算所智能信息研究成果的产业化主体,作为行业的领先实践者,将中科院在智能语义、知识管理、智能搜索、自然语言等领域的领先技术应用于场景化的产品落地,形成了以智能客服和智能营销机器人为代表的较为完善的智能化应用产品体系。
公司致力于通过AI赋能推动企业与政府机构智慧运营的实践落地,打造了智能语音、智能语义、图像识别、大数据分析四大核心技术能力,围绕重点行业的重点应用场景,构建了AI+BI相互融合的应用落地模式,围绕企业(政府、机构)运营、营销、服务等重点工作打造了前端智慧联结与交互、中端智能响应与协同、后端智慧分析与反馈的智能服务与产品体系,不仅推动AI在客户交互体验提升领域的落地,而且深化实践了IA(智能增强)的应用逻辑,帮助企业实现内部智能化应用改造与升级,推动了企业前台个性化体验、中台策略性引擎,后台标准化能力相配合的智慧应用能力。主要产品包括:主动营销机器人、智能客服机器人、实体机器人、智能客服助理、智能工单,智能质检、智能知识库,内部智能问答等。
公司拥有国内一流的人工智能科学家团队,公司创始人曹存根研究员是中科院企业知识管理和人工智能专家、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科研带头人,1998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公司形成了智能语义算法、产品研发、项目工程落地、解决方案、市场销售在内的阵营强大、科研领先、梯队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公司核心团队在智能搜索、自然语言等技术、多渠道智能客服、知识管理以及大数据分析等产品研发方面拥有16项专利技术、软件著作权登记17项、软件产品7项、高新技术产品1项。
公司服务了行业大量标杆性客户,涵盖电信、基金、保险、银行、电商、互联网、政府等众多行业领域,日处理智能交互近千万次,大量场景的交互准确率超过90%。在行业实践中,公司多轮交互的核心技术应用能力、多算法保障的智能语义识别准确率、简单易用的智能机器人驯养机制、多渠道接入的智能语义能力平台、AI+BI相融合的智慧应用落地方案、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落地模式取得了客户广泛好评。中科国力致力于“AI赋能企业智慧运营”。
关于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简称计算所)创建于1956年,是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综合性研究的学术机构,全国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将与“两弹一星”直接配套的计算技术、半导体、电子学、自动化列为国家四大紧急措施。计算所是我国计算机事业的摇篮。随着学科与技术发展,从计算所陆续分离出中科院微电子学研究所、计算中心、软件所和网络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及联想、曙光等高技术企业。
计算所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计算所本部现有三个研究部和两个研究中心。系统结构研究部主要从事与计算机系统相关的研究,如计算机体系结构、微处理器设计、网络存储、编译和空间信息处理等,主要科研成果包括曙光高性能计算机、龙芯CPU、蓝鲸网络存储等。网络科学与技术研究部研究网络科学的基础理论体系、新一代网络通信/互连标准与关键技术、网络体系结构与系统软件平台、惠及大众的低成本网络服务软件以及网络与信息安全关键技术与系统。智能信息处理主要从事智能信息处理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前沿的探索性、创新性研究。其目标是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上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前瞻研究中心从事基础性、前瞻性和交叉学科的研究。